【原】【每日一字】“麥”与“来”、“麦”的关系

【原】【每日一字】“麥”与“来”、“麦”的关系

许慎言“麥”为“芒谷”,对此清代学者段玉裁解释说是“有芒朿(刺)之谷也”,段的话很容易明白,我们联系实际,麥子长着麥芒。当然,段玉裁也想到了稻谷也有芒朿,但是不同于麥子的,比如他说:

“稻亦有芒,不称芒谷者,麥以周初二麥一夆箸也。”

“秋穜厚薶”是什么意思呢?

依据汉代学者郑玄的解释,“穜”即是一种晚熟的谷物,但“穜”也可为动词,等同于“种植”的“种”。“厚薶”的“薶”,其意与“埋”相同,亦为动词。因此,“秋穜厚薶”就表达了秋天种植掩埋的意思。许慎说“秋穜厚薶,谓之麥”,他想说的也是麥子种植的时令季节了。

“麥,麥金也。金王而生,火王而死。”在许慎生活的时代,是一个盛行五行谶纬之学的时代,麥之五行属金,所以,金旺就生长,火旺就死亡。

许慎又言“麥”字,“从来,有穗者,从夂”。在许慎的叙述下,我们能知道“麥”字是一个由“来”、“夂”会意组成的字。对于这点,五代宋时期的学者徐铉则指出:

“夂,足也。周受瑞麥来麰,如行来,故从夂。”

在徐铉看来,“麥”字上部有“来”,表示行来之意,底部是“夂”,即为足也。这是一种古人的观念,他们认为周初曾得到过上天赐予的“瑞麥”,所以在他们心里就觉得“麥”是从天上下来的(嘉谷天来),故而字形上有“行来”的“来”,也有表示脚趾的“夂”。甚至,在金文里面,“麥”字也有加“鸟”形的,试图表示鸟衔麥种从天上飞下来。

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到“麥”字“从来”时,说了这么一句话:

“有穗犹有芒也,有芒即从来。来,象芒朿也。”

可以说呀,段玉裁这话说得也很明白,在他看来,“麥”字上部的“来”即表示麥的芒朿。然而,“麥”字字形是不是真如许慎、徐铉等人讲的那样呢?我们再来看一下甲骨文、金文里的“麥”字,如下所示:

相关推荐

不懂就问,dbj是啥意思?
智家365app

不懂就问,dbj是啥意思?

07-10 阅读 2377
乐逗游戏游戏合集
365英超

乐逗游戏游戏合集

07-02 阅读 638